建设巩固国防和强大人民军队

发布时间:2024-09-03 浏览次数:

建设巩固国防和强大人民军队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第十四章教学应把握的问题

[摘要] 建设巩固国防和强大人民军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支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明确教学目的,理清逻辑架构,吃透教材内容,关注相关要素。

[关键词] 习近平强军思想;国防和军队建设;强军目标;国家安全

    建设巩固国防和强大人民军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支撑。本文就如何紧贴学生实际搞好本章教学、提高教学实效提一些建议,供广大教师参考。

    一、明确教学目的,理清逻辑架构

    教学目的是教学的总牵引。本章教学要实现三个目的:一是在知识层面,了解习近平强军思想的主要内容、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绝对领导的历史由来、建设世界一流军队的战略安排,了解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基本情况。二是在能力层面,掌握新时代人民军队使命任务的主要内涵,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和制度,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的内容和路径,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的战略布局,全面加强练兵备战的主要内容和举措,巩固提高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的重大举措。本章学习要点里的三句话,就是从能力层面提出的要求。三是在情感层面,深刻认识强国必须强军、军强才能国安,没有国防和军队的现代化,就不会有国家的现代化,就不会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从而深化对国防和军队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增强热爱国防、建设国防、保卫国防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我们的国防是全民国防,培养大学生对国防建设的情感,对于增强民族凝聚力、筑牢捍卫祖国的钢铁长城尤为重要。备课时,要注意把教学目的融入课前思考、课堂讲授、研讨交流、课后作业的全过程,做到全面准确、深刻生动、自然贴切、润物无声。

  逻辑架构反映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揭示教学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理清本章的逻辑架构,可从三个层面来把握。

  一是本章在全书中的定位。正文导语第一句“巩固国防和强大人民军队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支撑”就是对本章的定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涵十分丰富,涵盖方方面面,其中“国防和军队建设”是一个重要方面,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外交、“一国两制”、党的建设等共同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领域,不可或缺。而“战略支撑”四个字,凸显了国防和军队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全局中的重要性,是为国家现代化建设提供安全产品的建设。而安全是发展的条件和保障,没有安全和稳定,一切都无从谈起。对此,习近平强调要“统筹发展和安全,把维护国家安全贯穿党和国家工作各方面全过程,确保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1]

  二是本章与第十三章“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的关系。国家安全是指国家政权、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人民福祉、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其他重大利益相对处于没有危险和不受内外威胁的状态,以及保障持续安全状态的能力。这是一个大概念,涵盖政治、军事、国土、经济、文化、社会、科技、网络、生态、资源、核、海外利益、太空、深海、极地、生物等诸多领域的安全。国防和军队建设是维护国家安全的坚强后盾,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坚强柱石,担负着维护国家主权、安全、领土完整,保障国家和平发展的神圣使命。因此,本章和第十三章的关系,是“点”和“面”的关系,“坚强后盾”“坚强柱石”,形象地道出了国防和军队建设在总体国家安全体系中所起的“盾牌”的作用,即巩固国防,抵抗侵略,保卫祖国,保卫人民的和平劳动;在整个国家安全体系中如同柱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战略支撑。

  三是本章自身的逻辑层次。本章共有三节,按照“为什么要建设强大人民军队、强大人民军队是什么样子、怎样建设强大人民军队”的思路来设计。第一节“强国必须强军,军强才能国安”,从强国与强军、强大军队与国家安全的关系上,回答为什么要建设强大人民军队的问题。第二节“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回答强大人民军队是什么样子,就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世界一流。第三节“加快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回答怎样建设巩固国防和强大人民军队。这是本章大的思路架构和内在逻辑。而每一节又有自己的逻辑。第一节“强国必须强军,军强才能国安”,设置了两目,第一目“国防和军队建设是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坚强后盾”,这是回答为什么的;第二目“新时代人民军队使命任务”,这是回答人民军队担负哪些使命任务。这两目之间,有什么联系?实际上,军队要成为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坚强后盾,就必须能够担负起新时代的使命任务,而担负起了新时代的使命任务,客观上也就成为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坚强后盾了。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第二节“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设置了三目,是按强军目标的历史由来、强军目标的科学内涵、强军目标的实现路径来设计的,既有历史纵深,又有对未来的前瞻规划。第三节“加快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依据习近平强军思想,结合本科生实际,设置了四目。这四目,具有根本性、全局性、战略性。其中,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关系军队性质和宗旨、关系社会主义前途命运、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坚持政治建军、改革强军、科技强军、人才强军、依法治军,是强军兴军的战略布局,是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大思路;全面加强练兵备战,是军队的主责主业,是军队战斗队职能的必然要求;巩固提高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是强军兴军的重要依托。教学实施过程中要把握各节之间、各目之间的内在联系,突出重点,抓纲带目,不求面面俱到。

    二、吃透教材内容,提高阐释水平

  本章内容涉及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方方面面,对教师的知识储备、分析能力、思维视野等都提出了很高要求。下面依据教材对应掌握的一些基本问题、基本观点和重点难点问题作梳理阐释。

  1. 强国必须强军,军强才能国安

  这是习近平提出的一个重大原创性论断,是对历史规律的科学揭示。把这个问题讲清楚了,学生对建设巩固国防和强大人民军队的历史必然性、科学真理性、现实紧迫性就有了深刻的理性认识。

  国防和军队建设是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坚强后盾。这是支撑强国必须强军、军强才能国安的一个重要观点,是论据。教材用了三个自然段从三个维度阐述了这个问题。第一自然段从历史维度阐述了国无防不立、民无兵不安的基本道理,列举了两方面的史实:近代以后,中国长期处于被动挨打、任人宰割的境地,饱受列强侵略之害、饱经战火蹂躏之苦,其重要原因就是国防落后、军队虚弱;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高度重视国防和军队建设,敢于在关键时刻捍卫国家民族利益,坚决顶住来自外部的各种压力,维护国家的独立、自主、安全、尊严,“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2](P327)这启示我们,没有一支强大的军队,就不可能有强大的祖国。第二自然段从理论维度阐述了军事手段始终是保底手段,军事实力任何时候都是硬核实力的道理,告诉我们,只有把这个硬核实力搞上去了,才能筑牢国家安全的有力屏障;只有以强大军事实力为后盾,政治安全、国土安全等其他安全才能托底,国家的总体安全和人民的幸福生活才有保障,实现国家繁荣富强的主动权才能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第三自然段从现实挑战的维度阐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必须把军队搞得更强大。教材在肯定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的同时,重点分析了当今世界并不太平的现象,昭示我们,能战方能止战,准备打才可能不必打,越不能打越可能挨打。只有建设巩固国防和强大人民军队,我们这样一个有着14亿多人口的社会主义大国,才能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站住脚、迈开步,底气才足、腰杆才硬,才能从容应对任何风险挑战,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战略支撑。

  在分析国防和军队建设是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坚强后盾的基础上,教材重点分析了新时代人民军队使命任务,即:为巩固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提供战略支撑;为捍卫国家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提供战略支撑;为维护我国海外利益提供战略支撑;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提供战略支撑。这“四个战略支撑”,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国家和民族最高利益,对人民军队使命任务作出的新定位、提出的新要求,深刻阐述了人民军队的政治属性、根本职能、战略功能、国际责任。教学中应简明扼要地讲清每一个战略支撑的内涵和要求。

  2. 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

  提出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习近平强军思想的一个重大原创性贡献。强军目标,明确了新时代我们党建军治军的总方略,顺应了我国由大向强迈进关键阶段的时代呼唤,为建设巩固国防和强大人民军队提供了战略指引。这一节,要讲清三个问题。

  一是建设强大军队是接续奋斗的伟大事业。教材中写了“建设强大的人民军队是我们党的不懈追求”,但没有展开论述。教学中可适当展开,突出接续奋斗这个中心词。从我们党成立伊始,建设强大人民军队的步伐从未停止过。毛泽东提出为建设强大的国防军而奋斗,邓小平提出建设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革命军队的总目标,江泽民提出建立强大的国防,胡锦涛提出建立强大的人民军队。这些思想引领人民军队从小到大、由弱到强,不断向前发展,成为一支战无不胜的力量。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分析国家安全和军事斗争形势变化,准确把握新时代强军兴军的时代要求,提出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习近平在2012年12月提出,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为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而奋斗。在2013年3月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上,习近平进一步强调,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的提出,体现了我们党一以贯之的建军治军指导思想和方针原则,立起了人民军队作为大国军队、强国军队应有的样子。

  二是强军目标的科学内涵。主要是三句话、十二个字: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其中,听党指挥是灵魂,决定军队建设的政治方向;能打胜仗是核心,反映军队的根本职能和军队建设的根本指向;作风优良是保证,关系军队的性质、宗旨、本色。教学中,要提纲挈领地讲清强军目标三句话的内涵要义和相互联系,在此基础上,要点明强军目标的意义: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深刻总结我们党建军治军的成功经验,适应国际战略形势和国家安全环境发展的重大变化,着眼于解决军队建设所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而作出的战略决策,谋的是民族复兴伟业,布的是强国强军大局,立的是发展安全之基;抓住了建设强大人民军队最根本、最紧要、最现实的问题,明确了加强军队建设的聚焦点和着力点,体现了坚持党的建军原则、人民军队根本职能、特有政治优势的高度统一。建军治军抓住这三条,就抓住了要害,就能起到纲举目张的作用。

  三是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的战略安排。目标立起来了、清楚了,怎么向目标迈进,这就是路径问题。教材中清晰阐释了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的“三步走”战略安排。这就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2020年、2035年、本世纪中叶三个时间节点的目标。2020年目标实现后,又新增了2027年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这被称为新“三步走”战略安排,即2027年、2035年、本世纪中叶。教学中,应重点讲清每一步的内涵和要求。第一步,到2027年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这里,重点是阐释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具体内容,也就是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提高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战略能力”。[3]战略能力,就是一系列能力中最具有决定性、根本性、支撑性的能力。战略能力前的定语,指明了军队的根本职能。整体理解这一目标,就是到2027年,人民军队要有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能力,要有让敌人对手害怕而放弃任何敌对行动的能力,要有战胜一切来犯之敌的能力。这是把握强国强军时代要求的重大决策,是关系国家安全和发展全局的重大任务,是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新“三步走”十分紧要的一步。第二步,到2035年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这里,要重点阐释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的内涵,主要指军事理论现代化、军队组织形态现代化、军事人员现代化、武器装备现代化。第三步,到本世纪中叶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这里,要重点讲清什么是世界一流军队,即同我国强国地位相称、能够全面有效维护国家安全、具备强大国际影响力。其中,能够全面有效维护国家安全是核心。“全面有效”四个字,含义十分丰富,要求人民军队的军事能力足以满足安全需求的提升、安全边界的拓展。有了这种过硬的军事实力,维护国家安全就有了保障。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新“三步走”战略安排,体现了国防和军队现代化进程同国家现代化进程相适应的要求,体现了军事能力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需求相适应的要求。

  3. 加快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未来目标和战略安排清楚了,具体怎么做呢?这就是第三节“加快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要解决的问题。这是一项系统工程,本节导语中强调“必须深入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这告诉我们,如期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加快把人民军队建成世界一流军队,不断开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新局面,必须把习近平强军思想作为科学指南和行动纲领,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这一节,要讲清四个问题。

  一是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教材用了四个自然段来阐述这个问题。第一、二自然段,讲的是“为什么”,涉及两个重要观点。一个观点是,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是马克思主义建党建军的一条基本原则。教材中没有展开,教学中需要适度拓展论述。马克思主义认为,军队是国家政权的主要成分,是政权建立和巩固的首要条件。执政者如果不能有效掌握军队这个暴力工具,执政地位就很难保证。执政必执军,是社会政治上层建筑运行和发展的普遍规律。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具体运用,不仅反映执政必执军的普遍规律,也是我们党领导国家和军队的独特创造。另一个观点是,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是建军之本、强军之魂。这两个重要观点从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角度,回答了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绝对领导的科学真理性。第三自然段,讲的是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必须有一整套制度作保证。这些制度主要有:军队最高领导权和指挥权属于党中央、中央军委,中央军委实行主席负责制;实行党委制、政治委员制、政治机关制;实行党委(支部)统一的集体领导下的首长分工负责制;实行支部建在连上。对这些制度,思政课教师要了解。比如,政治委员制度,是指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团以上部队设立政治委员,营设立政治教导员,连设立政治指导员,并对他们的基本条件、地位作用和履行职责作出规范的制度;政治委员、政治教导员、政治指导员作为政治主官,与同级军事主官同为所在部队的首长,在同级党的委员会(支部)领导下,对所属部队的各项工作共同负责。再比如,实行党委(支部)统一的集体领导下的首长分工负责制。这是民主集中制原则在军队领导制度中的具体运用,是具有我军特色的科学领导制度。这一制度,包括党委(支部)统一领导、党委(支部)集体领导和首长分工负责三方面内容,结合了委员会制和首长制的优势,既能充分发挥集体智慧,最大限度保证党委(支部)决策的正确性,又能保证首长带领部队快速、高效地完成任务。第四自然段,讲的是军委主席负责制。之所以独立成段,是因为军委主席负责制是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制度和根本实现形式,在党领导军队的一整套制度体系中处于最高层次、居于统领地位。教材阐释了军委主席负责制的内涵、意义和要求,这三方面的内容需要讲清楚。

  二是坚持政治建军、改革强军、科技强军、人才强军、依法治军。这是强军兴军的战略布局。这个布局的提出有一个过程。2016年1月,习近平视察原第13集团军时强调,“贯彻新形势下军事战略方针,深入推进政治建军、改革强军、依法治军”。[4]2017年7月,习近平在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阅兵时的讲话中指出:“坚定不移坚持政治建军、改革强军、科技兴军、依法治军,全面提高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水平。”[5]这里,增加了“科技兴军”。2020年1月,习近平视察驻云南部队时强调,“坚持政治建军、改革强军、科技强军、人才强军、依法治军,强化使命担当,聚力攻坚克难”。[6]这里,增加了“人才强军”,同时把“科技兴军”发展为“科技强军”。强军布局,构成了建设世界一流军队的骨干性框架,确立了中国特色强军之路的基础工程,创造性回答了新时代强军兴军必须解决的战略性全局性问题。教学中要重点讲清六个基本观点,分别是:政治建军是人民军队的立军之本;改革是决定人民军队发展壮大、制胜未来的关键一招;科技是核心战斗力;强军之道,要在得人;依法治军是我们党建军治军基本方式;全面加强军事治理是治军理念和方式的一场深刻变革。每一个观点,既要讲理论,也要讲实践。这个实践,重点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的新实践。比如,改革强军,不改革、不全面改革、不彻底改革,就打不了仗、打不了胜仗。新时代,我们党全面实施改革强军战略,大刀阔斧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按照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的总原则改革领导指挥体制,实现军队组织架构的历史性变革;推进军队规模结构和力量编成改革,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改变长期以来陆战型、国土防御型的力量结构和兵力布势;深化军队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创新军事力量运用政策制度、重塑军事力量建设政策制度、改革军事管理政策制度,建立健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军事政策制度体系。人民军队实现整体性革命性重塑,体制一新、结构一新、格局一新、面貌一新,现代化水平和实战能力显著提升。

  三是全面加强练兵备战。教材中总共有五个自然段,采取“一总四分”的结构。“总”是第一自然段,重点阐释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军队练兵备战的历史性成就,能打胜仗的核心能力进一步提升。教材里的“战略支援部队”,已于2024年4月19日撤销番号。至此,人民解放军的力量结构就由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四大军种和军事航天部队、网络空间部队、信息支援部队、联勤保障部队四大兵种组成。“四分”,即牢固树立战斗力这个唯一的根本的标准,深入推进实战化军事训练,创新军事战略指导,大力培育“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战斗精神。对这四个观点,教学过程中应结合学生实际有详有略讲授。比如,实战化军事训练,就可从《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等权威媒体中精选部队演习演训、中外军队联演联训的典型案例生动讲授;战斗精神培育,就可从我军光荣传统中精选感染力强的事例来增强课堂效果。

  四是巩固提高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这一目,需要讲清楚以下四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的内涵。2017年6月20日,习近平在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指出,要“逐步构建军民一体化的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7]国家战略体系,是指为实现国家战略目标而形成的有机战略系统。其中,处于最顶层的是国家总体战略,其下可划分为发展战略和安全战略两大类。而国家发展战略和国家安全战略又可细分为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国防、外交等各领域的战略。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首先是指发展战略的一体化和安全战略的一体化,在发展战略和安全战略各自一体化实现后,再在国家层面实现发展战略和安全战略这两大类战略的一体化。国家战略能力,是运用国家战略资源达成国家战略目标的能力,主要包括国家的经济能力、国防能力、民族凝聚力等。国家战略体系和国家战略能力紧密联系、不可分割,有机结合、内在统一。第二个问题是,巩固提高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的依据和目标。这个依据就是,随着科学技术快速发展,国家战略竞争力、社会生产力、军队战斗力的耦合关联越来越紧密。强国往往要经济和军事并重,“犁”不行就有被“开除球籍”的危险,“剑”无锋就有可能亡国灭种,必须把国防和军队现代化融入国家现代化。这个目标,是把国防和军队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体系,在国家总体战略中统一富国和强军两大目标、统筹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统合经济和国防两种实力,系统提升我国应对战略风险、维护战略利益、实现战略目的的整体实力,实现国家战略能力最大化。第三个问题是,巩固提高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关键是要在一体化上下功夫。主要有六大举措: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更好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强化国防科技工业服务强军胜战导向,向重点领域聚焦用力,向新兴领域不断拓展,加快构建大国储备体系。每一个举措都有前瞻性、战略性,都有具体可操作的内容。比如,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就包括“三个一体”,即加强各领域战略布局一体融合、战略资源一体整合、战略力量一体运用,加强军地战略规划统筹、政策制度衔接、资源要素共享;包括“三个体系”,即努力形成统一领导、军地协调、顺畅高效的组织管理体系,国家主导、需求牵引、市场运作相统一的工作运行体系,系统完备、衔接配套、有效激励的政策制度体系。第四个问题是,军政军民团结是实现富国和强军相统一的重要政治保障。我们的国防是全民国防、一体国防。因此,要加强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增强打赢未来战争的国防潜力;坚持军民合力共建边海空防,建设强大稳固的现代边海空防;深化全民国防教育,使关心国防、热爱国防、建设国防、保卫国防成为全社会的思想共识和自觉行动;大力弘扬拥政爱民、拥军优属的光荣传统,巩固发展军政军民团结,为推进强国强军汇聚强大力量。

    三、关注相关要素,善于用好辅文

  本章除了正文,还有学习要点、辅文、小结、课后思考等要素,用区别于正文的醒目颜色、格式、字体来区分,起着提示、引导、强化的作用,要注意领会把握。

  一是学习要点。本章列出了三个:建设巩固国防和强大人民军队的重大意义;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和制度。这三个要点,提示的是本章的教学重点,是学生应该掌握的基本知识,教学中要结合教学目的予以突出,在教学设计时有意识地融入自学、研讨和讲授全过程。

  二是用好辅文。本章共安排了两段辅文,一段是正文开头关于习近平强军思想的主要内容,这需要教师全面理解把握。习近平强军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党不懈探索中国特色强军之路形成的宝贵思想结晶,是全面推进新时代强军事业的科学指南。教材虽然是以辅文形式呈现,但极为重要。限于篇幅,教材只列出了习近平强军思想“十一个明确”的主要内容,而且每一个明确只选择了第一句。教师备课时,需要了解掌握“十一个明确”的完整内容。分别是:明确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是人民军队建军之本、强军之魂,必须全面加强军队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贯彻党领导军队的一系列根本原则和制度,确保部队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明确强国必须强军,巩固国防和强大人民军队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支撑,人民军队必须有效履行新时代使命任务;明确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到2027年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到2035年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人民军队建成世界一流军队;明确军队是要准备打仗的,必须聚焦能打仗、打胜仗,扭住强敌对手,创新军事战略指导,发展人民战争战略战术,全面加强练兵备战,坚定灵活开展军事斗争,有效塑造态势、管控危机、遏制战争、打赢战争;明确推进强军事业必须坚持政治建军、改革强军、科技强军、人才强军、依法治军,坚持边斗争、边备战、边建设,更加注重聚焦实战、创新驱动、体系建设、集约高效、军民融合,加强军事治理,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提高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水平;明确改革是强军的必由之路,必须推进军队组织形态现代化,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军事制度;明确科技是核心战斗力,必须坚持自主创新战略基点,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统筹推进军事理论、技术、组织、管理、文化等各方面创新,建设创新型人民军队;明确强军之道要在得人,必须贯彻新时代军事教育方针,推动军事人员能力素质、结构布局、开发管理全面转型升级,锻造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专业化新型军事人才;明确依法治军是我们党建军治军基本方式,必须构建中国特色军事法治体系,推动治军方式根本性转变,提高国防和军队建设法治化水平;明确军民融合发展是兴国之举、强军之策,必须巩固提高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明确作风优良是我军鲜明特色和政治优势,必须全面从严治党、全面从严治军,全面锻造过硬基层,坚定不移正风肃纪反腐,大力弘扬我党我军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永葆人民军队性质、宗旨、本色。[8]这“十一个明确”,深刻回答了强军兴军的根本保证、时代要求、奋斗目标、根本指向、战略布局、必由之路、强大引擎、根本大计、法治保障、重要依托、特有优势11个重大问题,涵盖新时代军队建设、改革和军事斗争准备各领域各方面,贯通军事力量建设和运用全过程,深化了我们党对军事领域一些基本问题的规律性认识,集中反映了新时代建军治军的实践经验和智慧结晶。

  另一段辅文是:“中华民族走出苦难、中国人民实现解放,有赖于一支英雄的人民军队;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中国人民实现更加美好生活,必须加快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9](P13)这摘自习近平2017年8月1日在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穿插在第二节,与本节内容相呼应,着重强调了强大人民军队对于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有助于拓宽知识视野。

  三是小结。小结对本章三节九目的内容作了精要概括、回顾、升华,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教学中,应当依据小结,对本章重点内容进行总结提炼,再现逻辑,强化记忆,深化认识。

  四是课后思考。设置了四道题目,即:为什么说“强国必须强军,军强才能国安”?如何理解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为什么必须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怎样坚持政治建军、改革强军、科技强军、人才强军、依法治军?旨在通过研讨思考开阔学生视野、强化教学重点、掌握基本观点,可结合教学过程灵活组织实施。

 

注释:

[1] 习近平.为实现党的二十大确定的目标任务而团结奋斗[J].求是,2023,(1).

[2]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4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3]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N].人民日报,2020-11-04(1).

[4] 习近平在视察第13集团军时强调:深入推进政治建军改革强军依法治军 坚定信心狠抓落实开创强军兴军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01-08(1).

[5]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阅兵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7-07-31(2).

[6] 习近平春节前夕视察看望驻云南部队 向全体人民解放军指战员武警部队官兵民兵预备役人员致以新春祝福[N].人民日报,2020-01-21(1).

[7] 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强调:加强集中统一领导加快形成全要素 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N].人民日报,2017-06-21(1).

[8] 钧政.在习近平强军思想引领下胜利前进[J].求是,2023,(5).

[9]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文章来源: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24年08月20日

文章作者: 凌胜银陆军指挥学院政治工作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题组主要成员。